清、英戰爭簽訂天津條約,開淡水港成為國際通商港口,
並躍身成為全台最大的貿易港。
英國人租用紅毛城為領事館,
而馬偕博士在淡水創設了新式醫院和現代教育,
這也對最早期台灣開通思想有深遠的影響,
此時期為淡水最繁華的歲月。
清朝時淡水成為移民入墾台灣北部的大門,
滬尾由漁村漸成為城市和通商港口。
康熙年間淡水開始設防,
不但由番社漸成村莊,山區也逐漸開拓。
嘉慶年後,淡水漸由今福佑宮開始向外建設,
廟宇相繼建立,成了附近聚落之商業、文化、及祭祀中心。
淡水另外還有一種特別的植物~~水筆仔。
水筆仔的得名
因其幼苗像一枝枝垂直懸掛的毛筆,
因而得名。
每年五六月開花,ㄧ朵朵像是白色小星星,
花謝之後,便長出圓錐形果實。
果實成熟後會繼續留在母樹伸出胚芽,
長成幼苗,就是所謂的胎生。
幼苗在母樹渡過發芽期,第二年春天成熟的筆狀幼苗,
掉落直插入濕軟泥地開始獨立生活。
兩年就可以開花結果。
淡水河岸的水筆仔已有200多年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純林。
台灣是一個移民的社會,
移民社會的特質是勇於去除傳統束縛,
努力建立自己的新天地。
台灣有台灣的風格,台灣人有台灣人的特質,
台灣的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特質,
那就是相互包容,共同成長。
因此,只要是心存台灣,根留台灣,
都是真正的台灣人。